腾跃古筝亮点

w   专业教室、环境高档优雅。

w   师资队伍雄厚、老师全部来自全国各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学经验丰富、所教学生在国内外获奖甚多。

w   独有的特殊测试体系,能量身打造每个学员个体化教学模式。

w   与中心有合作的学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星海音乐学院。

w   培训对象不分性别老幼;级别不论初、中、高。

w  随到随学

项     目1人课45分钟2人课55分钟/3人课65分钟
《古筝入门教程》每节课100元每节60元
《古筝初级教程1-3级》每节课125元 每节课80元
《古筝中级教程4-7级》每节课150元每节课100元
《古筝高级教程8-10级》每节课175元每节课115元
《葫芦丝教程》每节课150元

10人以下:60分钟/35元

/0人以上:60分钟/25元

 1.课时安排:师生约定每周1—2节课
  2.每期最少交10节课学费,(一次交完学费者,免费送一节课)每期最后一节课需提前预交下期学费。

 3.知名教师收费——单独组:260元起;/小组课:135,150,180元起


 4.2012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优恵月。优恵多多,每月的18号,惊喜多多。初学者免费送一节启蒙课

腾跃古筝教师简介

吴楠(首席教师)


   古筝专业,二零零一年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以全额奖学金考入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学士。


   曾担任香港演艺学院民族乐团筝乐团首席。曾世界首演筝与民族乐队协奏曲《云上诉》。并演绎多首独奏、重奏新作品。并于零五年代表香港演艺学院随香港特首出访英国。零六年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零七年,任香港青苗琴行艺术发展主任、指挥,中华文化艺术节策划。九月为澳洲银行《瞄准梦想音乐会》筹款独奏演出。零八年获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优秀导师奖。零九年于香港文化中心示范表演古筝考级曲目。同年于香港大会堂演奏筝协奏曲《松》。


   已培养多名学生考取中央音乐学院演奏级和上海音乐学院十级优异成绩。并在香港国际古筝之星大赛和校际音乐节比赛中个人及团体组获得金奖。


候老师:


   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表演系古筝专业,学士学位。掌握了古筝多种流派的特色及现代创作的技法。


张老师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黎老师:


   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古筝专业,本科。有扎实的功底及娴熟的演奏技巧、舞台经验。对音乐有独特而灵敏的感觉。2008年合作参加“七彩云南” 大型音乐会演出。20116月开始 是深圳音乐厅金色大厅“音乐下午茶”特邀嘉宾。


倪老师:


毕业于齐鲁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本科。大学毕业时古筝专业成绩排名全校第一,在五十六个民族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赛四重奏获得金奖。


刘光明:(葫芦丝大师)


2006年获得全国葫芦丝、巴乌高级教师资格证,2009年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葫芦丝高级考官。是广东省葫芦丝、巴乌协会副会长。20078月到北京参加全国葫芦丝邀请赛荣获金奖。深圳目前葫芦丝爱好者近六万人中,刘老师直接或间接教过的学生近两万。可谓“学子上万,贤者近百。”

  古筝介绍


  古筝(Chinese zither)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无规律噪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以运用扎桩摇和悬桩摇的交替手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采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袁莎秋霁、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多年来,袁莎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共约40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得到极高的赞誉与评价,被国外媒体称誉为"中国古老传统音乐艺术与中国当代创新音乐艺术出色结合的优秀、动人展现者";"感人的听觉印象与迷人的视觉印象之高度完美统一的表演"。随温家宝总理出访俄罗斯,在克里姆林宫“2007俄罗斯中国年闭幕式”上为两国总理演出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指挥的双筝交响乐《渔舟唱晚》;在“相聚在五环旗下2008北京音乐会”中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奥委会主席罗格等领导人演出与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合作的古筝协奏曲,并两度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袁莎古筝的意境与感悟”“袁莎筝乐赏析”艺术讲座。